翻译语种

繁體中文

繁體中文,亦稱正體中文、傳統中文。指傳統漢字的書寫方式,其概念與在中國大陸普遍使用的簡體中文相對應。台灣稱為正體中文,而中國大陸、港澳及海外華人普遍稱之為繁體中文,西方國家則通常將正體中文稱作傳統中文(Traditional_Chinese),而對簡化後的中文則稱作「簡體中文」(Simplified_Chinese)。中國大陸在推行簡化字後,對簡化前的字體(康熙字典中的漢字)稱為正體字,簡化後的字稱為簡體字,還整理出新舊字形。

正體中文主要是臺灣及港澳地區的官方文字,中國大陸則是民間使用居多,日本、韓國等地則有不同與港台的另一套傳統漢字,而菲律賓、朝鮮只在學術研究上使用。簡體中文則主要使用於中國大陸,以及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地的華人社區。除此以外的海外華人對兩種書體的使用情況則為各半,大部分會使用正體中文來發佈信息,手寫則以簡繁混合居多。
繁體字俗稱深筆字,是在中國大陸頒布了簡化字總表後,用以特指稱原有的一套書體(新的書體稱為簡體)。這個詞有時只在兩種書體寫法不同時使用;顧名思義,此時正體字的筆劃比簡體字多。在歷史不同時期,都有不同程度的簡化寫法產生,而傳統的寫法或保留,或作為異體字,或者因無人使用而逐漸從日常文字交流中消失;然而這些異體、舊體寫法等,並不在正體字的特指範圍內。另外,台灣對正體字也有正體字的叫法,但不應與此詞的另一意思相混淆。

中國歷史上,從上古到西漢,官方的規範字體有甲骨文、金文、篆書等,與現代的正體字字體有顯著差異。直到秦朝出現東漢盛行的隸書,才與現代正體字字體較為接近。歷代朝廷通過編寫「字書」頒定的規範漢字,相對於民間自發使用的各種簡化字,具有的官方權威性,但秦後歷朝所用之玉璽及各級官印,仍使用小篆體。中國大陸於1956年開始制定和推行簡化字。從此,簡化字在中國大陸成為了規範漢字,而正體字就是與簡化字相對的傳統漢字。在香港、澳門及台灣,正體字一直保留沿用,並擁有規範漢字的地位。

由於臺灣是最早在使用正體中文的地區中發展中文電腦者,且近年經濟發達,電腦中的「國際中文」長期以來其實代指「正體中文」,意即絕大部份軟體的國際中文版使用的是臺灣的用語和翻譯,此等軟體亦通行於港澳地區或其他使用正體中文的社群。但由於近來臺灣和港澳地區的用語分別明顯,不少軟體公司開放原始碼軟體,例如 GNOME 和 KDE 的國際中文版都已經分拆為「臺灣中文版」和「香港中文版」兩個版本,分別使用於臺灣或港澳地區的翻譯用詞。

正體中文自1980年代以來通常使用Big5中文編碼。中華民國經濟部中央標準檢驗局公布一套名為中華民國國家標準中文交換碼CNS 11643的官方編碼,並普遍用於中華民國政府的戶政、役政資訊系統中。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亦使用 CCCII 編碼。近年來,隨著Unicode跨語言編碼集的出現,也得到了廣泛使用。香港政府所使用的即為採用Unicode的UTF-8編碼,同時因港澳地區本身存在的一些口語詞,其政府也用UTF-8發行香港增補字符集。
  妙文•上海妙文•北京妙文•广州